氣相二氧化硅的獨特結構和性質是什么?
(1)獨特的“三維樹枝狀”結構
在氣相二氧化硅的生產過程中,首先鹵代硅烷被水解并濃縮成單個的二氧化硅顆粒,然后逐漸生長成7-40納米的球形顆粒,稱為二氧化硅的“初級顆粒”。
“初級粒子”在反應爐中繼續沿著火焰方向向前移動,并且粒子相互碰撞。此時,由于反應爐中的溫度相對較高,顆粒仍然接近熔融狀態,并且顆粒在碰撞后被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具有三維樹枝狀結構的顆粒,這些顆粒由多個球形顆粒焊接在一起,這些球形顆粒被稱為二氧化硅的“聚集顆粒”。因為集料中的顆粒被焊接在一起,所以它們是穩定的結構,幾乎不可能分離。
二氧化硅的“聚集體”繼續隨著管道中的氣流向前移動,并在、處相互碰撞,然后它們連接在一起形成絮狀和蓬松的粉末,這被稱為二氧化硅的“聚集體顆粒”。由于此時管道中的溫度相對較低,因此“聚集體”之間的連接僅通過物理吸附來連接,這是一種不穩定的結構,可以在一定的機械力下分離(分散)。
(2)高表面活性
在氣相二氧化硅的高溫水解和縮合過程中,一些硅羥基保留在表面。表面硅羥基的存在使得氣相二氧化硅的表面極性更強,表面活性更高。
氣相二氧化硅表面存在“甲硅烷氧基”和“甲硅烷氧基”,其中甲硅烷氧基具有較高的活性,可以形成氫鍵或與其他基團反應,這也保證了二氧化硅顆粒之間可以形成穩定的網絡,并與其他介質具有良好的相互作用,從而使二氧化硅表現出良好的增強、增韌效果。增稠觸變性和抗沉降性能。
此外,硅羥基的存在也為氣相二氧化硅的表面改性提供了可能性。選擇不同結構的表面改性劑與硅羥基反應,將一些官能團接枝到氣相二氧化硅表面,使氣相二氧化硅的功能更加多樣化。
(3)粒徑小
比表面積大氣相二氧化硅的“初級粒度”為7-40納米。這是什么概念?從下表的數據比較中我們可以理解。如果我們把氣相二氧化硅顆粒放大到標準足球大小,我們需要把它放大3000萬倍。如果按照同樣的比例將足球放大約3000萬倍,它將變得像火星一樣大。
由于氣相二氧化硅的粒徑小,其比表面積非常大,通常氣相二氧化硅的比表面積為100-400m2/g。通常我們有一個150m2的房子,室內面積約為120m2,即比表面積可以覆蓋房子的整個室內面積,目前使用的氣相二氧化硅產品(如HL-150)不到1g,比表面積在市場上最低。然而,如果高比表面積產品(如HL-380)只有18.8克,其比表面積相當于一個標準足球場的面積!
正是由于氣態二氧化硅的粒徑小、比表面積大,才使其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可廣泛應用于催化劑、、食品、、醫藥、、保溫材料等領域。起到吸附、、防結塊、、保溫等功能。
此外,氣相二氧化硅具有一系列獨特的性能,如低堆積密度、和高孔隙率,這與氣相二氧化硅獨特的生產工藝密不可分。然而,這些獨特的結構和性質也給氣相二氧化硅帶來了不同于其他二氧化硅的獨特應用性質。